近日华盛配资,广东天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天域半导体”)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,由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。
据招股书披露,公司此次IPO募资未来将用于五方面,包括扩张整体产能、提升研发能力、战略投资及收购、扩展全球销售及市场营销网络、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。
这是天域半导体自2024年12月首次递表失效后,第二次冲击港股上市。作为国内碳化硅外延片产业化的早期参与者,公司此次IPO闯关仍面临多重挑战。
从赚1亿变亏5亿,价格下行影响或在未来持续
天域半导体成立于2009年,是国内较早实现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外延片产业化的企业。目前,公司主要提供4英吋及6英吋碳化硅外延片,并已开始量产8英吋外延片。终端应用场景涵盖新能源、轨道交通、智能电网、通用航空(如eVTOL)及家电等行业。股东名单中,华为旗下哈勃科技及比亚迪均赫然在列。
图源:广东天域半导体招股书
天域半导体总计进行了7轮投资,推动其估值从9亿元飙升至152亿元,增长近17倍。然而,与估值增长形成反差的是,其业绩表现呈现出较大波动。
2021年-2023年,天域半导体公司的营收分别为1.55亿元、4.37亿元和11.71亿,实现了6.6倍的增长。然而,2024年受行业供需格局变化影响,公司营收同比下降55.6%至5.20亿元。净利润波动则更为明显:2022年实现净利润280万元,2023年净利润增至9590万元,2024年则因存货减值及产品价格下跌,净亏损达5.00亿元。2025年1-5月,公司实现净利润950万元,但收入同比下降13.6%,业绩复苏态势尚未稳固。
作为碳化硅领域的早期入局者,天域半导体虽占据头部市场份额,却也难逃行业“价格战”带来的盈利困局。
近年来,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、光伏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华盛配资,叠加技术快速迭代与产能加速扩张,碳化硅产业链多个环节成本大幅走低,碳化硅衬底、外延及模块价格降幅尤为显著。
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余怡然表示,2024年碳化硅(SiC)晶圆市场经历了显著的价格调整,降价幅度达近30%。其中,6英寸碳化硅衬底的价格在2024年中期已经跌至500美元以下,接近中国制造商的生产成本线,而到了第四季度,价格进一步下降至450美元。瀚天天成在招股书中也提及,6英寸碳化硅外延芯片价格预计将从2024年的约7300元/片降至2029年的4400元/片,主因在于碳化硅衬底价格的下行。
天域半导体的财报同样反映出价格普降的态势:公司的外延片平均售价由2023年上半年的9111元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7716元,主力产品6英寸外延片单价从2022年的9631元/片,降至2025年1-5月的3138元/片,较2023年峰值下降67.4%。
对此天域半导体解释称,主要是由于公司策略性地降低售价以提高市场渗透率。
图源:广东天域半导体招股书
然而,销量的增长并未带动整体业绩回升。2025年上半年,公司碳化硅外延片销量同比增长 59.4%,但收入却同比下滑23.3%。
短期来看,全球SiC晶体生长及衬底材料的新增产能在2024年大幅增加,这可能使供过于求的局面持续,市场价格承压态势难改。同时,电动汽车作为碳化硅材料最大下游应用领域,其整体增速已出现放缓,这或将进一步抑制市场需求。
存货计提减值3.5亿元,老货滞销或进一步侵蚀利润
2023年,天域半导体存货总额从2022年的1.34亿元增至4.41亿元,其中原材料占比超60%。2024年,受行业供过于求及产品价格下跌影响,公司对存货计提减值3.52亿元,占当年存货总额的65.8%,存货净额降至1.83亿元。
2025年1-5月,公司通过优化管理将存货净额进一步降至0.99亿元,但存量消化仍面临压力。截至2025年5月31日,天域半导体账龄超过1年的存货为1.79亿元,占存货总额的64.7%。
存货周转效率方面,公司2023年周转天数为113天,2024年因销量下滑及6英寸衬底积压增至308天,2025年1-5月改善至267天,但仍高于2023年水平。若市场价格继续下探,公司存货将面临进一步减值的风险。
需要注意的是,公司4英寸外延片相关存货已因技术迭代全额计提减值,6英寸、8英寸产品价格处于下行通道,现有存货的消化进度及潜在减值风险将持续影响未来利润表现。
应收账款回收周期延长1倍,偿债能力持续恶化
2023年,天域半导体收入增长,带动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增至3.50亿元。由于下游客户经营状况恶化,部分客户延迟付款,公司不得不计提5.64亿元坏账,占当年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额的27.6%,净额降至1.48亿元。2025年1-5月,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净额回升至3.40亿元,主要是因为销量增加,但坏账余额仍有4.23亿元,占总额的11.1%。
在周转效率方面,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87天增至2024年的199天,2025年1-5月虽降至172天,但仍高于正常信用期,且较2023年延长了1倍。这意味着公司资金被客户占用的时间延长,加剧了现金流的紧张程度。
从偿债能力来看,公司的流动比率从2022年的6.9倍大幅下滑至1.3倍,速动比率同样从6.3倍降至0.4倍。截至2024年末,公司的净流动负债已达5.23亿元,若应收账款回收持续不畅,将进一步削弱公司的偿债能力,为其IPO后的资金管理带来较大挑战。
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均偏高,经营稳定性面临考验
天域半导体在上下游环节均存在资源倾斜现象,业务命脉过度集中于少数合作方。
客户方面,2022年-2024年,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始终在六成以上,2023年高达77.2%。其中,2023年对核心客户J(美国上市公司附属公司)的销售收入占比为42.0%,是当年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。2024年,客户J停止采购,这一变化导致公司当年收入骤降55.6%。
供应商方面,公司对上游供应商的依赖度相对较高,近三年超八成原料来自前五大供应商。
2022年-2024年,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分别为84.5%、88.7%、86.9%。其中,对第一大供应商A(一家美国上市的工程材料及光电元件制造商)的采购占比分别为53.4%、34.4%、51.0%。2025年前5个月华盛配资,公司采购额大幅减少,主要原因是此前从供应商A处采购的存货较多,同时受大环境影响,公司自2025年转向中国供应商采购。替代供应商的合作稳定性仍需持续观察,以保障生产的连续性。
财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