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新手看 K 线,老手看均线,高手看均线里的'主力呼吸’—— 多数人等金叉追涨时,主力早已在斜率和间距里河源华锋,悄悄画好了拉升路线图。”这句话是我追高套牢 3 次、踏空 2 次主升浪后,私募老友喝着茶说的。那之前我总以为 “主力动作藏得深”,直到复盘时发现:每只股票启动前,5 日与 20 日均线的互动,都像提前发的 “上车通知”,只是我从前没看懂。
一、为什么你总错过主力拉升?
去年初,我盯了一只科技股半个月:它在 20 日均线附近横盘,5 日均线从往下走慢慢变平,和 20 日均线的距离越缩越近。当时我没当回事,等看到 “金叉突破” 时冲进去,结果当天就遇回调 —— 后来才知道,早在 “斜率转正、间距缩窄” 那 3 天,主力就已经在 “悄悄蓄力”,我追高时,其实是接了主力洗盘的筹码。
后来我花 18 个月,翻了近百只牛股的均线轨迹,终于总结出 “双细节潜伏法”:不用盯复杂指标,就看 5 日均线的 “动能斜率” 和 20 日均线的 “平衡间距”,从此再没错过主力启动的第一波收益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二、3 大核心模块,学会潜伏主力拉升前
(一)先搞懂:均线细节为什么能抓主力?
主力要拉升,必须先做 3 件事:吸筹→洗盘→蓄力,而这 3 件事都会在均线上留痕迹,核心逻辑就 2 点:
斜率 = 主力 “蓄力节奏”:吸筹时不敢让斜率太陡(怕散户跟风)河源华锋,只会 “温和转正”(从负角度慢慢变正,5°~15° 最安全);等斜率突然变陡(15° 以上),就是要拉升了;
间距 = 主力 “洗盘成果”:洗盘是为了清浮筹,会让 5 日与 20 日均线的间距越缩越小(多空分歧变小);等间距缩到≤3%,再突然放量扩大,就是洗盘结束、要拉升的信号;
关键是:这些细节比 “金叉、突破” 早 1~3 天出现,抓准了就能避开追高风险,吃最安全的主升浪。
(二)2 个实用细节:精准找潜伏点(附判断标准)
聚焦 “5 日均线(短期成本)+20 日均线(主力成本)”,每个细节分 3 阶段,散户一看就会,超实用!
细节 1:动能斜率 —— 抓主力 “蓄力→启动”
吸筹阶段(只观察不进场):5 日均线从≤-5° 慢慢变平(区间在 - 5°~5°),而且股价会在 20 日均线下方震荡,振幅不超过 3%,这时先把股票加入观察池,别急着动手;
潜伏阶段(轻仓进场):当斜率正式转正,稳定在 5°~15°,同时成交量比之前缩量 30%(但不能低于近 20 日地量的 1.2 倍,避免无量死水),这时等股价回踩 5 日均线,用≤20% 的仓位轻仓进场;
拉升阶段(加仓吃肉):斜率突然变陡,冲到 15°~30°,成交量也放大 50%(达到近 20 日高量水平),只要股价突破前期高点,就可以加仓到 40% 仓位。
实战例:去年的消费股 XX,就是在斜率从 8° 升到 16° 的当天,我按节奏加仓,之后 5 天直接涨了 18%河源华锋,完全踩中 “斜率加速” 的主力信号。
细节 2:平衡间距 —— 判主力 “洗盘→拉升”
洗盘阶段(筛选标的):5 日与 20 日均线的间距,从≥8% 慢慢缩到 5% 以内,股价在两条均线之间震荡,但始终不跌破 20 日均线,这时候加入观察池,一旦出现放量下跌就直接剔除,避免踩坑;
潜伏阶段(轻仓布局):间距进一步缩到≤3%,而且连续 3 天都稳定在 2%~3%,成交量也缩到近 20 日地量(但不能低于月均成交量的 50%),等股价回踩 20 日均线时,用≤20% 的仓位进场;
拉升阶段(加仓获利):间距突然扩大到≥5%,成交量直接放大 1 倍,而且主动买单占比≥60%,只要股价突破之前的震荡平台,就加仓到 40% 仓位。
避坑提醒:如果间距缩窄时出现 “放量下跌”(单日跌幅≥2%),千万别以为是主力洗盘,大概率是在悄悄出货,一定要果断避开!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(三)4 步实战操作:从选标到止盈,步步踩准
每日 5 分钟选标:每天花 5 分钟筛选,只留同时满足 “斜率 5°~15°+ 间距≤3%+ 缩量” 的股票,观察池最多放 3 只,别贪多分散精力;
潜伏进场:等股价回踩 5 日或 20 日均线时进场,只出 20% 仓位,而且进场后 1 天内不跌破均线,才算有效进场;
加仓拉升:一旦出现 “斜率变陡 + 间距扩大 + 成交量放量” 的组合信号,同时股价突破前期高点,就加仓到 40% 仓位;
止盈离场:只要出现三个信号中的任意一个 ——“斜率落回 15° 以下”“间距缩到 5% 内”“成交量减少 50%”,先止盈 50% 仓位,要是信号持续,就直接清仓,落袋为安。
(四)3 个避坑要点:别被主力骗了!
斜率陡但没量?假拉升!哪怕斜率突然冲到 25°,只要没放量,坚决不加仓,已经进场的就减 50% 仓位,避免主力诱多;
间距缩但放量?假洗盘!间距缩窄时如果出现放量下跌(单日跌≥2%),直接从观察池删掉,这不是洗盘,是主力要跑;
只看单细节?别赌!光有斜率转正(但间距≥5%),或者光有间距缩窄(但斜率≤0°),再贪心也别潜伏,单一信号不靠谱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三、其实你离主力只差 “看懂均线”
这两年用这套方法,我再也没犯过 “追高被套” 的错 —— 不是主力变仁慈了,而是我终于看懂了他们的 “隐藏动作”:斜率温和是不想暴露成本,间距极致是清完了浮筹,这两个细节叠在一起,就是主力给的 “上车密码”。
如果你也总在 “金叉时进场、回调时割肉”河源华锋,不妨从今天开始,每天花 5 分钟盯 5 日和 20 日均线,找双细节共振的标的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财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